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,我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富裕起来的农民有着很大的建房需求,木结构房屋改造、土基房翻新、砖头房加层、整村搬迁、易地搬迁、安居工程等项目在我国农村逐步推进。近几年,农村一栋栋靓丽的小别墅洋房越来越多,一家比一家更有款式及风格。但农村建房的现状是缺乏规划、设计与引导,农房分布散、布局乱、配套低、房前屋后占地大、卫生环境差,多见钢筋水泥的“裸房”,房屋修建也是见缝插针,杂乱无章。
加之外出务工、进城安家的人员逐年增加,农村居住以留守儿童和老人居多,空心村现象严重,危、破、旧房多。一些村庄虽然盖了不少新楼房,仍然是“有新屋,无新村”,风貌落后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,从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提出了总要求。
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,载体是农房。住房作为家的重要象征,不仅是生活的家、居住的家,更是文化的家、精神的家。沉静多年的农村建房市场需要走上规范化、质量化、安全化健康发展轨道。加快补齐农村住房短板,提高改善农民居住环境,提高生活质量,应当成为当前乡村振兴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乡村振兴当从农房抓起。